摘要:核心提示:在这份华丽的基石投资人名单中,融通资本可谓新鲜面孔,并不出众。融通资本是何方来客,其业绩表现又如何?

2013年12月12日,作为本年度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01359.HK,下称“中国信达”)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达到25亿美金。

频频举杯的中国信达董事长侯建杭似乎成竹在胸,因为早在上市前一天,中国信达已经确定上市价格为3.58港元,这是中国信达发股价的上限,做出这样决定的底气是市场超过160倍的认购比例。

挂牌首日,各路资金纷纷追货,半日成交达20.4亿股,涉资达90亿港元。一开盘,中国信达股价开报4.4元,高低见4.79元/4.26元,收4.5元,较上市价3.58元,高出25.7%。相比场内资金激烈角逐,场外的基石投资者竞争丝毫不逊色。

“能够成为中国信达的基石投资者,不仅要有资金实力,还要拼关系,”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想要充当基石投资者的机构众多,遴选的过程相当惨烈。”坊间亦流传,要想成为中国信达的基石投资者,投资金额需要5000万美元以上。

按照中国信达的上市材料披露,公司共与10名投资机构签署基石投资者协议,共募得10.88亿美元,占总募资金额的43.52%。

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盛行于亚洲股市,近些年多出现在港股IPO中,即是指港股IPO时在公募之前作为战略投资者申购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为主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按IPO发行价购买预先约定数量的股票,并接受6~12月的锁定期。

近些年由于香港股市持续低迷,为了顺利完成募集,赴港上市的公司多需要寻找基石投资者帮助其站台,有利于招股,并起到稳定市况波动、降低发行风险的作用。

而作为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翘楚,第一个实现整体上市,其上市安排及上市反应如同试金石,影响未来其他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安排。本报辗转找到中国信达基石投资者中的一家——深圳市融通资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融通资本”),试图揭开基石投资者的神秘面纱。


融通资本入场

中国信达的IPO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基石投资者多为市场知名投资机构,其中中国人寿集团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人民币,旗下拥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资产,本轮投资2亿美元用于认购中国信达的股权,获得1.22%股权。

另外一家投资额度同为2亿美元的机构是美国对冲基金OZ基金。

挪威银行投资额度为1.5亿美金,占股比为0.92%,挪威银行是挪威的中央银行。

而和融通资本同样投资额度为1亿美金的两家机构,所占股比均为0.60%,一家是Farallon,一家全球性的资产管理机构,另外的Gatherspring Limited,其由海峡资本管理创办,股东包括SDIC Capital Holdings Co.,Ltd、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Fubon Xingji Investment Co.,Ltd。

张萍所在的融通资本在中国信达的基石投资中投资额度达到1亿美元。

此外四家基石投资者分别为中国平安资产管理、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和粤电集团全资子公司超康投资有限公司,他们认购金额分别为7500万美元、6000万美元、5295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对应股比为0.46%、0.37%、0.35%和0.31%。

在这份华丽的基石投资人名单中,融通资本可谓新鲜面孔,并不出众。融通资本是何方来客,其业绩表现又如何?

资料显示,融通资本是融通基金下属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以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的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融通资本于2013年5月注册于深圳市前海地区,注册资本2000万元。

“本轮投资所用资金来源于一个资管计划,为PE股权投资类型资管计划,这也是融通资本围绕‘大投行、大资管’金融平台核心理念打造的主要产品类型。”张萍透露。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虽然融通资本成立不久,但其以中国信达的投资作为起点,近段时间频频出手,包括对于地产公司的增资和投资几家传媒公司正在运作当中,如能成行,投资额度均相当可观。基金子公司自牌照开放以来,一直被视为通道业务主力和信托最后一棒的接盘者,融通资本此次在信达上市项目上重拳出击,体现了基金子公司的投资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使得外界对基金子公司刮目相看,这将引导基金子公司以投资类等主动管理型产品为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真正为客户提供极具价值的金融产品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投资信达的逻辑

在中国信达上市前几日,市场上流传基石投资者已经获利20%-30%的说法。

“融通资本的购股价与公众投资者的价格是一样的,事实上,我们与信达只是锁定份额而已,价格并没有任何折扣,”融通资本总经理张萍解释,“不管是20%、还是30%,都是市场对于中国信达上市之后表现的一个预测,并非实际收益。”

按照中国信达的发股价3.58港元和上市首日表现,当日收盘价4.5港元,高出上市价格25.7%,而半日的收盘价为4.65元,较上市价格高出近30%。

张萍进一步解释,按照基石投资者与中国信达所签署的协议,基石投资者所持中国信达的股权将锁定6个月,目前市场所称的投资收益并非实际收益。

而融通资本愿意在价格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锁定6个月,成为信达的基石投资者,是长期看好信达资产的业绩和未来的业务方向。

“虽然锁定6个月,我们还是有信心。”张萍告诉记者,自己的信心是基于其所在机构投资团队的评估。

融通资本的投资团队在详细对中国信达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其业务模式非常稳健,对业务未来发展有战略眼光,“中国信达分公司范围覆盖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范围比较广,这都是其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的原因所在。”张萍举例解释其投资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信达合并总资产达到2522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2亿元,处置不良资产额在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中占38.3%。2013年上半年,中国信达来自处置不良资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3.8%。信达在全国30个省份设有31家分公司,与343个地方政府有合作协议。

而更大的背景是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逆周期的行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处于下行或者调整期,资产管理公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兴起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彼时受到危机冲击国内有些企业经营情况出现问题,而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化解金融风险、维系金融体系稳定的载体,得以壮大和发展。

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平台所累积的大量风险和有些企业面临的严峻环境,中国进入了又一轮的调整期,这又将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张萍认同资产管理公司的逆周期观点,认为从整个行业成立的初衷和各大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结构是符合逆周期,但她补充表示,目前中国信达在做出一些转型——优良资产的运营,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也有机会赚取收益。

按照中国信达的披露,公司介入自有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领域获取投资收益,通过提供证券期货、信托、融资租赁、基金管理和保险等金融服务,获取手续费佣金等收益。

中国信达募得的25亿美元资金中,其中60%强化不良资产经营能力,约20%用作发展金融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约20%用作金融子公司增资。


短期内不会减持

按照中国信达披露的基石投资协议显示,上述基石投资者股权被定性为公众投资,惟须遵守6个月锁定期。

那么锁定期过后,这些机构的动向如何?是退出还是继续持有。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按照目前公开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信达的十个基石投资者只有橡树资本是战略投资者,其余均为财务投资者,而由于上述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均未触及披露条件,解禁期后可以方便地通过公开减持方式实现退出。

按照中国信达披露的信息显示,只有橡树资本的基石投资协议中附有战略投资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和全球范围投资不良资产,中国信达和橡树资本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0%。

而融通资本的张萍表示,该机构与中国信达之间虽没有战略合作协议,但并不排除双方在业务层面进行合作的可能。融通资本致力于为高净值客户配置丰富而优质的海内外多种资产,其专业投资能力,以及他们在国际业务和境内外投行合作上的丰富经验将在资产管理的跨境投资和财富管理方面有独特的优异表现。

“融通资本所持的中国信达股权被视作一笔长期投资,并不会短期内减持。”张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融通资本投资中国信达的一个主要资金提供方,十分看好中国信达的投资前景,并准备长期持有。”张萍补充道。

一段时间以来,基石投资者开始向财务投资者转化,而非最初的战略投资者,这与香港股市投资低迷有一定关系,为了降低上市的风险,各家上市公司的投行均把寻找足够多的基石投资者作为其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种转变与当初基石投资者的初衷不同。以中石化上市为例,全球三大石油巨擘英国石油、荷兰壳牌石油及埃克森美孚均是其股东,而其后上市的中国铝业,则引入美国最大氧化铝生产商美国铝业国际有限公司,基石投资者和被投公司两者在业务上产生协同效应。

x
产品预约